第59章 两国初较量(2/2)
两人相对而站,双手互相抱拳,对观众抱拳,扎开架势开打。
第一场是公子之争,智侯之子和赵国之子,这是荣誉之战,虽然是双方第一次对战,上了擂台就是敌人,谁也无须客气。
智瑶慢慢地侧身斜棍,伯鲁则长棍横在胸前。
智瑶先下手为强也不承让,高举棍子扑面就打。
伯鲁从小就训练刻苦,身体敦实有力,毫不畏惧,举起长棍,迎击过去。
只听“呯”的一声,两棍交汇,伯鲁抬双臂弹拨智瑶长棍,两人身形转换,你来我往,战在一起。
从古就有“三分棍法七分枪”之说。棍和枪的不同点是: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枪法全在圈点之伸缩,棍法则以捣劈之神速。古谚云:“慢刀急棍杀手锏。”棍论一捣一劈,全身着力。
近善眉棍者谓:“棍长不过眉,身步要相随,虎口对虎口,上下任番飞”。
智瑶和伯鲁都是使用的少林流派的棍法。
智瑶用的小夜叉棍法,小夜叉,少林棍名也。夜叉云者,以释氏罗刹夜叉之称。其神通广大,降伏其心,即可为教护法。释氏又以虎为巡山夜叉者,即此意也,棍传六路。
而伯鲁主要用的是少林阴手棍法,也相当有功底。
阴手亦少林棍名也。云阴手者,以两手持棍俱阴,近身入怀,能缩长棍短用故也。与夜叉相表里,非阴手短棍之比。亦有六路。
转眼之间,两个公子黑白翻飞,已战至二百招数会合,超过了五十分钟。
擂台下的老百姓,都张大了嘴巴,伸长了脖子,紧张地观看这场精彩的棍术比拼。
输赢仍然还不能见分晓。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悄悄地流失。
伯鲁是赵王的大公子,已满十六岁,而且从小习武强身,搏击水平也不低,但是智瑶已经十八,在体力上已占了上风,更重要的是智瑶经验丰富,心狠手急,天生神勇。
比赛的输赢往往就在最后的几分钟才分出上下,此时的伯鲁早已浑身湿透,但他毕竟年纪稍小,体力稍显不济。
而智瑶却是越战越勇,天生的勇猛刚烈,体力惊人,再加上技艺超群,对付年幼一点儿的伯鲁,也只使出了八成功力,就足以对付得了。
实际上,他在一直等待伯鲁体力上的不支不济,好给以突然的击溃,而一招致胜。
机会说来就来,破绽就在这最后的几分钟。
伯鲁的动作已开始稍慢起来,如果坚持一个小时,智瑶还是获胜者,但是智瑶争强好胜,他要赢得漂亮才可以。
说时迟那时快,伯鲁一个快步闪身时,脚下由于体力不支,底盘不稳,出现了踉跄状况。
智瑶一看机会来了,比赛时间也即将快到了。
智瑶一咬牙,往前一上紧迈步,用长棍当支点,高高跃起,双腿向伯鲁的腰部踢去,速度之疾快,令人难料,闪电般地快速踢出去,伯鲁已没有时间躲避。
智瑶只使出了七分劲,一脚踢在了伯鲁的腹部,伯鲁“啊”的一声,顺着这个腿劲儿,伯鲁的长棍脱手,伯鲁腾空飞出擂台外。
百姓众人都“啊啊“地的叫了起来,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
如果伯鲁摔下擂台,跌到地面,轻者骨折重者命丧当场。
伯鲁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从空中飞出,已被踢出五米开外,向地面急速落下。
伯鲁命悬一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