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九十六章北上还是南下?(1/2)
随着奋武军势力的发展,韩成手下的文人也渐渐增多。
但是对于战略方向的把握,只能依靠韩成自己,手下的谋臣最多只能出出参考意见,却不能做最后的决定。
就像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只有方向。同不同意的,还是刘备说的算。
韩成将众文士叫到一起,主要也就是李儒,沮授,审配,耿武四人。
韩成郑重其事地对着四人说道:“今天叫你们前来,主要是让大家一起考虑一下,现在的我们是北上好,还是南下好?”
对于战略方向的把握,一直是沮授的强项。
但既然韩成这么问了,按照沮授对韩成的了解:韩成应该是既想南下,又想北上,且处在犹豫不决之中。
但是,沮授认为现在不是南下的大好时机,等韩成话音刚落,便站起身来,对着韩成行一礼后,说道:“主公,我雁门郡南面,是并州的太原郡和上党郡;西南面则是并州的西河郡和上郡;西河郡与上郡两郡之地和羌人接壤,且人口稀少,山岭众多,不适合土地耕种,故这两郡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作用不大,我认为可暂时不作考虑。”
韩成听完沮授的话,说道:“长史说的很对,西河郡和上郡我暂时也没有考虑,我所说的南下也就是南下太原郡的意思。请长史继续说下去。”
沮授得到了韩成的肯定,便继续说道:“现在的太原郡内表面上一片混乱,山贼横行,但实际上太原王氏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我军若占领太原郡,则会面临四面为敌的处境。
南面将会和司州的西凉军接触,北面和南匈奴等少数民族接触,东面还要守护常山郡和代郡,内部还要时时提防太原王氏作乱。若我们现在手中的兵力有六万之数,则南下是首选之策,但现在我军只有三万多人,不足以支持我们四线作战。
故我认为此时南下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而现在正是北上的时机。
第一个原因是:在去年年末,我军在雁门关大战南匈奴军,杀死杀伤南匈奴军两万多人;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接到消息,在今年三月份,南匈奴族内发生了内乱,至少有不下三千之数的军队伤亡。
经过这两次大战,南匈奴的军队数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我军可以趁机联合南匈奴北部的并州鲜卑族,南北夹击,定可使南匈奴部一蹶不振,以绝后患。到时再举兵南下,剑指中原。”
李儒身为情报营校尉,手中掌握的着大量的信息,对沮授所说的事情了若指掌,听到沮授如此说,心道:
“这个沮授才能不错,胸怀远大且战略眼光极准,是个人物。也不知道主公从哪里找的?以前‘掌管全国’的时候都没听说过此人啊。
不过此人还是缺少点历练,有点想当然,做事不够狠。
南匈奴部,仅仅靠南北夹击,怎么可能让他一蹶不振?
不过,若在南北夹击的过程中,增加点小动作,则南匈奴部不仅一蹶不振,有可能会变成我并州的一员了。
至于小动作吗,反正不是我汉族人,狠点没什么的。”
想到这里,李儒站起身来,对着韩成说道:“我同意沮长史的方案,先北后南,才是成功之道。不过,在沮长史的方案上,我觉得在增加一点策略,让南匈奴彻底归顺我并州比较好。”
韩成听到李儒的话,急忙对着李儒摆摆手,示意李儒停一下,对着剩下的两人说道:“不知正南和耿武是什么意思?”
耿武曾经是韩馥的别驾,对韩馥是忠心耿耿,对袁绍却是恨之入骨。
对于韩成所说的北上南下,并没有太多的思考,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关心韩成什么时候兵回冀州,对于冀州这个熟悉的地方,耿武可是有着不少的想法。
耿武听到韩成问话,直爽的回答道:“属下对于主公北上或者南下的任何方案,都没有任何意见。只要主公所说,属下便会去竭尽全力的执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