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3章 不期而至的麻烦(1/2)
第0003章不期而至的麻烦
人要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寻找新的朋友,不然他很快就会被边缘化。【】李浩南亦不能免俗,除了箩筐他最近又结识了一个新的朋友,陈昱。
这是一个略为胖胖的小男生,个头没有李浩南高,留着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平头。不过他最大的特征是在腿上,走路什么的还没问题,可是一旦跑起来就感觉他的双腿不怎么协调,估计是出生就带来的毛病。
李浩南不会拿这个说事,从小他就被老师和父母教育不要拿人的短处去嘲笑别人,这点他记得很牢。
陈昱这个朋友很大程度上来说不是李浩南交的,而是人家自己主动来交自己的。
课间休息的时候,因为田新德严禁学生站在讲台上吹风扇,所以耐不住热的学生大多会自发跑出教室,然后一排排的靠着自行车的扶手栏杆纳凉吹牛。
一次很意外的巧合,陈昱站在了李浩南的身边:“你好,副班长,我叫陈昱,人民路小学毕业的。”
李浩南看了他一眼,也很是礼貌的回答道:“你人民路啊,我巫水路!”
“我好像在邮电局的院子里见过你”
“你住市邮电局吗?”李浩南很是吃惊的反问道。
陈昱点点头:“是啊,我爸爸就是市邮电局的。”
李浩南笑了:“巧了,我外公外婆住那里,我一般周末会去看他们。我们家除了我家外,基本上都是邮电局的。”
“你家都是邮电局的?”陈昱吓了一大跳:“那你外公是?”
“张永年啊,认识吗?”
“哦,知道,是老书记了,刚退了没几年啊?那你姨父岂不是三产办的刘旭刘主任,原来是修理厂的厂长,我爸爸以前是修理厂的汽修工。”陈昱一副摸清了门的样子。
“你到还记得清楚,是啦!”李浩南给予了肯定。
陈昱立刻把李浩南划入了邮电局的子弟一类,那就是自己人了。陈昱这孩子比李浩南早熟,他知道自己老爸因为脾气大的缘故在邮电局混的不怎样,相反李浩南这边亲戚就很厉害了,不仅仅是俩个姨父都身居要职,还有个当副局长的舅舅,哇塞,好好巴结总是没错的。
于是从这以后,在105班的课间休息时,经常可以看见陈昱和李浩南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他们俩个在说什么。
。。。。。。
初中时代最重要的三门课是英语、语文和数学。李浩南比较拿得出手的是数学,因为他小学就养成了严格认真的学习方法,比较恼火的是英语和语文。
英语老师是女的,姓周,叫周勤,三十多岁,长相与众不同,具体来说就是不像是汉人。这个时期已经流行染发了,爱美的女孩子为了吸引异性的目光都会把头发染成各种色彩,其中金发居多,理由是金发一般和美女配在一起的。可我们的周勤老师很不一样,她生下来就是一头漂亮的金发,整个人看上去也不像黄色人种,而是白色人种。
这些都是李浩南母亲告诉李浩南的,她和周勤老师的母亲原来是在物资局财务科的同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周勤老师的父亲没戴绿帽,因为那个年代这地方根本就没外国人来。后来李浩南学生物才知道,这叫隔代遗传。
李浩南的母亲还说,李浩南小的时候皮肤不好,她曾带着李浩南四处求医。其中一次去省城的时候,就住在还在师范大学读书的周勤老师的宿舍里,也就是说,还在李浩南牙牙学语的时候,人周勤老师就抱过他了,这关系熟啊。
事实证明,关系太近了也有不好的地方。李浩南学英语是一点底子都没有,他也搞不清为什么自己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去学英语。自己又没打算去当翻译,况且要是所有人都学会了英语,那翻译这个职业不就玩完了。
所以李浩南开始为英语苦恼了,他总是记不住英语的读音,这可把他愁死了。不过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小聪明,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自认不错的解决办法,用中文谐音来标记英语。
比如说:“e”这句话,李浩南的标准就是“瓦茨有雷”。
接下来,在李浩南的课本上就出现了这些字符:“好啊油”“爱慕烦”“安德友”“好堵又堵”。。。
很不幸,周勤老师是很关心李浩南的学习的,所以他的课本没有任何意外的被老师翻开了。
“李浩南同学,学习英语确实有难度,但是再难都可以克服。千万别用这一套办法来学英语,你要这么做,那这个英语肯定是学不会了”周勤老师毫不客气的告诉李浩南,你丫的误入歧途了。
而李浩南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了,他迷茫了。
英语还只是迷茫,语文则直接是糊涂了。李浩南小学时候的语文老师据说来头不小,姓付,湖北人,据说当年是京城师范大学的高材生。要知道在全国范围内,这也是排得上十大名校的大学。换句话说,十大名校的毕业生,要么留在京城,次一点的也是分配到省城。像靖化这种小地方,基本上分不到十大名校的毕业生。靖化一中有位姓肖的副校长是毕业于华东师大的,这是排全国前五十的名校,结果人一分配过来没有二年就提了副校长。
事情就在这里出了问题,付老师居然被分配到了靖化市,而且还是小学。很多年后李浩南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幸运,这位付老师严格来说不是被分配来的,因为她在大学期间非常不走运的参加了一次非常惨烈的学生运动,结果被人民党取消了分配资格,直接打回农村当农民。这还是当时在北京开会的巫水路小学的唐校长重视人才,冒着被追责的风险收留了付老师的档案,付老师才能在小学教书的。
李浩南撞大运了,这位付老师不仅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而且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后一点让李浩南受用终生。
可是这一进初中的门,李浩南就感受到了什么叫恼火。
语文老师应老师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老师,也是一个好丈夫,每天下午放学的时候,都能看见他扛着扁担挑着两桶水往家里走。但是对李浩南而言,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好老师。
到不是这个老师人不好,而是这满口方言的,李浩南突然发现自己很难听懂语文课了。
李浩南也算是靖化本地土生土长的一代了,可这应老师的方言还不是靖化老街的方言,而是黄金乡里的方言,再配上他那浓厚的鼻音。这下就不光是李浩南听不懂了,连箩筐这些只会说本地方言的也跟着碉堡了。
考虑到应老师对学生很是和善,跟讨债鬼模样的田新德很是不同,大家也就只能是自己郁闷了。好在李浩南小学的底子打的好,虽然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但是自习一下,语文还不会太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