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族叔刘德(1/2)
清晨,徐福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朝着那庄严肃穆的衙门走去。当他那略显清瘦的身影缓缓踏入那肃穆的衙门大堂时,眼前的一幕宛如一幅静止的画卷,让他不禁微微一愣。只见张远和刘伟早已静静地守候在此,二人正压低声音,神情专注地轻声交谈着,仿佛生怕稍有不慎便会被惊扰。
张远静静地凝视着徐福,眼中闪烁着深邃的思索之光,缓缓开口道:“福弟,你才华出众,先前乃是局势所迫,不得已才安排贤弟去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如今一切都已逐渐步入正轨。为兄深思许久,心中一直盘算着,意欲安排弟去协助高顺治军,不知贤弟可惧怕军中的那份辛劳?”
徐福听闻此言,身形陡然一震,他郑重地回道:“兄长的知遇之恩,福无以为报,又岂敢不从?况且吾对行军打仗之事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能够深入其中,愿从基层开始做起,从基层逐步积累经验。”
看到徐庶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张远那原本略显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微微点头,说道:“贤弟大才,怎可只做那普通的兵卒?军中设有祭酒一职,此职责任重大,可协助高将军管理兵营的大小事务,关乎着军队的兴衰。如今县中人口大幅增加,军队也需扩充规模,这乃是当务之急。”
刘伟在一旁紧接着说道:“兄长,咱们县里村落众多,分布范围极为广阔,今年务必全力以赴地推广新作物,以提高农业的产量,这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计,更是稳定县中局势的关键。同时,各村的安全问题也绝不能掉以轻心,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如从军中抽调二十支五人小队,派遣他们到各村去招募民兵,让村民们共同参与到保护村中安全的行动中来。而县兵则实行三班倒的巡逻制度,确保白日都有兵卒在巡逻,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训练以及学字的事宜,双管齐下,定可保县中无忧,让县中百姓安居乐业。”张远听后,满意地连连点头,笑道:“贤弟在大事上真是思虑周全,从不会让人失望,总是能够考虑得如此周到。”
随后,三人一同起身,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朝着军营走去。在军营中,他们郑重地宣布了对徐庶的任命,以及抽调小队前去各村招募民兵和再次扩军的要求,同时合理地加强了巡逻的力度,确保马上就要到来的春耕能够顺利进行,防止有人故意生事,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稳定。高顺本来就对徐福极为看重,如今徐福主动给自己帮忙,宛如猛虎添翼,心中更是充满了期待。
张远和刘伟在营中仔细地查看了一圈,对高顺治军的各项事务只能是赞不绝口,那严谨的纪律,那整齐的队列,仿佛是一支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在营中吃过中午饭后,两人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县衙。
县衙门口,姬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那里焦急地走来走去,仿佛在诉说着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姬虎看到刘伟后,心中一紧,走到刘伟身边低声说道:“家父重病,请军师回去一趟,家中情况紧急。”刘伟心中一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向张远恭敬地辞行,然后跟随姬虎匆匆返回姬家河村。
在路上,姬虎这才将实情缓缓告知刘伟。原来,在流民之中,有人找到了陈福,声称自己是刘伟的亲叔叔。众人得知此消息后,皆大惊失色,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派人寻找刘伟,先找到姬虎,姬虎见多识广,深知此事不宜大肆张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便谎称自己的父亲重病在床。
四天后,他们来到星火村,刘伟远远地就看到姬川和陈福正在陪着一位看似而立之年的汉子在那里交谈。那汉子虽然穿着朴素,却气质不凡,这让姬川等人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应对。
刘伟二人朝他们走去,刚到附近,刘德看到刘伟的瞬间,那眼中闪过的一丝激动的光芒,看着和兄长有些相似的脸庞。他快步上前,紧紧地抱着刘伟,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痛哭起来。刘伟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心中满是疑惑,众人也都面面相觑,这都还没来得及介绍呢,两人就仿佛相识已久,难道此人真的是军师的亲叔叔?
姬川年长,他看出了众人的疑惑,便沉着脸让姬虎等人先下去,然后对着刘武大声说道:“刘德,先放开军师,看把军师吓成什么样了。有什么事,慢慢谈清楚再说,不要慌慌张张的。”他连说三遍,刘德这才缓缓回过神来,松开了紧紧抱着刘伟的双手,从外衣中小心翼翼地脱下一件黑色内衣,郑重地递给刘伟,说道:“侄儿,边看边说,这里面有重要的东西。”原来,这件内衣上绣着刘武这一支的族谱,那精致的绣工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精心雕琢而成,仿佛在诉说着家族的历史和传承,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梦想。
原来,刘德这一支是光武帝的直系血脉,帝位的传承者。从光武帝刘秀,到明帝刘庄,再到章帝刘炟(da),接着是太子刘庆(后被废为清河王,生有一子刘祜hu),安帝刘祜。
刘庆在清河时沉迷女色,生有多子,大多夭折。刘庆听道士之言,将幼子刘福在二岁时就送进山里修行,等十二岁才送回来成家,婚后就被分了出去,住在城外,所以在史书上并未留下姓名。但族谱是家族的血脉传承,是不会出错的,它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家族历史的大门,让人们能够窥探到那遥远的过去。按血脉来算,清河刘氏才是正宗。
刘福诚心向道,一生只育有一子刘楹,刘楹好吃懒做,败光了大半家产后病逝。刘楹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禀,次子刘德。刘禀体弱多病,婚后育有三子,皆早夭,第四子刘伟,幼时随道士修行。刘禀在二十二岁时得病去世,其妻汪氏因思念过度,次年也离世了。刘德年幼,先后安葬父母和哥嫂,不想留在伤心之地。变卖了所剩不多的田产,带着同乡来到上庸发展,娶妻生子。去年,县霸郭霸看上了其妻李氏家的产业,勾结县令等人,想要加害刘武,霸占李家的家业。
好在县里的捕头偷偷报信,刘德这才带着妻女逃脱,将金银都藏在了上庸县附近的山中,自己则做了流民。得知上洛在招募流民后,他连忙带着妻女赶了过来,巧的是正好被分到了星火村。刘伟的事迹在县里天天被人传颂,刘武也是打听清楚后才敢相信,本准备等刘伟回来时再相认,奈何一直不见刘伟回来,心中担心孤苦的大哥大嫂无人祭墓,这才找到陈福,说明情况。
作为一个身处现代的人,当看到那些古老的帝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那是历史的悠久与沧桑,是时间的沉淀与磨砺,仿佛是一部厚重的史书,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智慧。这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闪耀着光芒的名字,如今虽已远去,成为了遥远的记忆,但他们的故事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熠熠生辉,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同时,也为刘德一家的遭遇而感到惋惜,天下将乱,必出妖孽,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无法避免的命运。只是自己是现代人,怎么也不可能是刘德的小儿子。只是与族谱上的人名同名而已,这可如何是好?刘德看见刘伟沉默无语,只当是刘伟从小就在山中,不知道如何接受这份沉甸甸的情感和责任。就出口说道:“侄儿突然听到如此消息,接受不了也是应该,怪那道士,也不把身世给侄儿说清楚。叔就先回去了,明日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