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战争导火索(1/2)
在张煌言的主持下,招募移民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大批不满于现状的老百姓加入到移民队伍中。
不少瞅准机会的商人也拖家带口前往安南,希望在安南这个新附之地大展手脚。
就在一切顺利进行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传回京师的安南会馆。
安南总督府的一支移民招募队在山东省失去联系,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传回来任何消息。
据安南总督府的工作队调查,招募队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是兖州府。
据驻扎在兖州府的安鲁军一部说,他们最后一次见到招募队,招募队正准备沿运河南下,争取招募更多吃不上饭的百姓去安南。
张煌言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连忙翻出了大明最新版的地图查看。
待看清楚招募队消失的地方,张煌言心想坏了,他麾下的招募队如果沿运河南下,怕是去了徐州。
虽说应天大明朝廷还顶着一个大明的名号,其实和大明中央政府已经是两个敌对的国家。
招募队跑到敌国的领土招募移民,不是找死吗?
而且驻扎在徐州的,还是伪朝的兴平伯高杰。
高杰是流寇出身,一身的流寇习性难改,应天大明朝廷让他移镇徐州,是为了防止大明中央朝廷的军队南下。
结果这家伙对徐州的防务一点儿都不上心,一门心思地捞钱。
高杰来到徐州后,一共干了三件事情。
一件是向应天大明朝廷要钱要粮。
第二件是鱼肉徐州的老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就连一向支持应天大明朝廷的士绅集团都和朝廷离心离德了。
好在徐州的士绅见识了山东士绅的惨状,这才没有背叛应天大明朝廷。
流放三万里啊,一想到山东士绅的遭遇,徐州的士绅就觉脊背发凉。
高杰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给南北双方的走私商人当保护伞。
大明首相府隔断了大明江南地区的海上贸易,江南地区的丝绸、茶叶等大宗货物想要出海,必须运到京津地区的天津市舶司,或者福建的泉州市舶司。
可是这两个出海口都在大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大明首相府又在对应天大明朝廷进行全方面的封锁。
江南地区的货物想要出海赚钱,想都不要想。
海路走不通,江南的豪商们没有办法,只能从陆路往西。
但是陆路的运力有限,而且西边还有一个不懂商品贸易,只懂拦路抢劫的大西皇帝。
走西面的陆地商路,江南的豪商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亏本的。
就在江南的豪商们为屯在手里的货物发愁时,南洋物流向他们抛来了橄榄枝。
南洋物流神通广大,有的是办法让豪商的大宗货物出海。
同时,大明京津经济特区生产的工业产品也需要豪商们销往江南地区。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以徐州为中转站,开辟了一条江南地区到京津经济特区的走私路线。
当然,江南的豪商们的确是违反应天大明朝廷的政令,向北方走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